1/3. Caption Text
2/3. Caption Two
3/3. Caption Three

Featured Post

吉他C大调音阶记忆和练习

真气运行法

真气运行法
2012年05月16日 健康人生 | 浏览 8,241 暂无评论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本功法由著名中医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全真导气”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养生气功经验,再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
功法分为五步。第一、二两步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调整呼吸推动真气,使体内真气集中于丹田。这个阶段古称为"炼精化气"。第三、四两步是把丹田积足的真气,冲通督脉逆运而上,直达脑海。这一段叫做"炼气化神"。第五步以后,功夫更加纯熟精练,由于经络畅通无阻,越来越提高了真气运行的规律性。因此静境更加明显,表现为清清静静,心如止水的样子。这一阶段叫做"炼神还虚"。
    第一步 呼气注意心窝部(心窝部位置--巨阙穴
    1.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即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也就是注意)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不要发出粗糙的声音,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任其自然,不要加任何意识行为。再呼时仍如前法,久久行之,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起来。这个方法,就是排除杂念的好方法,如果还是杂念纷扰,也可用数息法,即呼气默数一,再呼气默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再从一到十反复操作,直到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   
    为了达到气沉丹田的目的,必须要注意呼气,不要在吸气上打扰。思想不能集中,是初步者的必然现象。杂念一起,即便打断,屡起屡断,不要畏难而退。坚持一至两周,自然就克服了。   
    2.时间:如果想要如期完成这一段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若是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练习,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有帮助。没有定时的条件也不要紧,只要抓紧练习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钟。如果认真操作,十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反应:练功三至五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五至十天,每一呼气时即感到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有了真气的集中,就给第二步打好了基础。如果开始就想气沉丹田,初学不易掌握,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终止。   
    4.效果: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会感到头晕,腰背酸困,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必然的现象。不要有顾虑,只要坚持锻炼慢慢就会自然。
    第二步 意息相随丹田趋(点击参见丹田部位--下丹田)
      
    这一步功即“气沉丹田”,“沉”的方法为“意息相随”。“相随”一词力图说明中丹田的气聚集到一定程度,应该以完全自然的呼吸为好。有了注意丹田的意念,真气自然随之而下。
      
    1.方法:当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部发热时,就可意息相随,自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丹田,不可操之过急。用力太大产生高热也不舒服。   
    2.时间: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分钟或半小时,十天左右就可以气沉丹田。   
    3.反应:每次呼气都感到一般热流送入丹田。往往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现象增多。这是真气到小腹,肠功能发生改变,驱逐邪气的一种表现。   
    4.效果: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加,大小便异常现象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三步 调息凝神守丹田
      
    明代张三丰解凝神曰:“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并说:“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意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谓之平,心执其中谓之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1.方法:当第二步功做到丹田有了明显感觉,就可以把呼气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不要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耗伤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2.时间:每日三次,每次增至半小时以上。这一阶段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需要时间较长,四十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3.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内形成气丘。随着功夫的增长,气丘也越来越大,小腹的力量感到充实。待有足够的力量,即向下游动,有时阴部作痒,会阴跳动,四肢有时活动发热,腰部发热等,以上感觉出现的迟早也是因人而异。   
    4.效果: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凡心火上炎,失眠多梦,以及心脏不健康的疾患都应有所好转。通过练功不断地给胃肠增加热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重增加。有的患者练到一定时间(多在第三步后期)每周体重增加5至8斤不等。但已经增足本人原来体重,则不再激增。精力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患有阳痿病症的即大有好转,女子月经不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肾水旺盛,肝得滋荣。因此在这阶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显好转。
    第四步 通督勿忘复勿助
      
    1.方法:意守丹田四十天左右,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够的力量时,即沿脊柱上行打通督脉。在上行的时候,意识随着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也不以意识向上导引(勿助)。上行的快慢是基于丹田的力量如何。若实力尚不足,它就停下来不动。待丹田力量再充实,自然继续上行。若急于通关,努力导引,会和丹田力量脱节,这是非常有害的。过去把这种情况喻为“揠苗助长”,因此必须顺其自然,这时的真气活动情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就可以通过了。
      
    2.时间:每天可酌情增加坐功次数,每次时间也应延长到40分钟或1小时左右。因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的人一刹那就通过了。这样通过的力量都很猛,震动也很大。有的须经数小时或数天才能通过,大多数是在一周左右。通关是后天返先天的生理现象,人人可通。   
    3.反应:在第三步的基础上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命门处感觉真气活跃,即“肾间动气”,自觉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这种活动现象是因人而异。有人真气培养充足,一股热力直冲而上,势力很猛,一次通过督脉。有的行行驻驻,数日方可通过。有的像水银柱一样,随呼吸上下活动,渐次上行。在督脉未通之前,背部常有往上拔的样子。如向后倾可以及时将身体调整一下。头部周围拘紧,有时沉闷不适,这是通督前必有的现象。有些人遇到此种情况,常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再练,前功尽弃,殊为可惜!在这一阶段中,必须坚持加功,不可疑虑放松,一旦督脉通过后自然轻松愉快。在真气运行法的整个过程中,通督脉是一个飞跃,是个关键性的进步,为攀登更高峰奠定了基础。过去把这一步叫“积气冲关”(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也称为“后天返先天”。由外呼吸返还出生之前“胎息”,鼻息微微,若存若无,体内真气自动循环。张三丰说:“不出不入,无来无去,是谓胎息,是谓神息,是为真橐龠,真炉鼎,是为归根复命,是为玄牝之门,天地之根。气到此时,如花方蕊,如胎方胞,自然真所熏蒸营卫,由尾闾穿夹脊,升上泥丸,下鹊桥,过重楼,至绛宫而落于中丹田,是为河车初动。”   
    4.效果:督脉通畅后,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环,古称“小周天”。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具体地体会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实际情况。精气不断地补益脑髓,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凡由于肾精亏损和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月经不调、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气短、性欲减退等症状,都可以得到改善。长期坚持,可望康复。有的人因经络不通而多年不愈的顽症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一般人的表现是精力充沛,身体轻捷,判若两人。
      小周天歌
      微撮谷道暗中提,尾闾一转皱夹脊。
      玉枕难过目视顶,行到天庭稍停息。
      眼前便是鹊桥路,十二重楼降下迟。
      华池神水频频咽,直入丹田海底虚。
    第五步 元神蓄力育生机
      
    所谓元神,即大脑调节管制的本能力量。《脉望》云:“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与识神一词对立。识神为有意识的精神状态。元神与识神亦为体和用的关系。元神为体,识神为用。   
    《黄帝内经》说:“脑为元神之府。”元君居于最高位置,统御着全身各个系统组织,发挥其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生理作用,并适应外界环境而生存。元神为元精所化生。《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肾精充实,人聪明多智,肾气虚衰,则昏聩善忘,脑转耳鸣。肾气充足与否,关系着人体强弱寿夭,故《黄帝内经》强调积精全神以养生。
    督脉既通,肾气不断灌溉脑髓,元神的力量就不断得到补充。又心主神明,心气上照于脑,才能发挥其全面的调节管制作用。元神实以肾阴为体,以心阳为用。根据实践,实为心肾交合于中丹田,阴阳再合之混元一气(真气)。在上丹田表现出光色体,灵动活泼的“性”,这是一般人见不到的。俗话说:性格、秉性、性命、性理。儒家说:“天命之谓性”。都说明是先天禀赋,人皆有之。只因后天迷失,越走越远。所谓“性相近,习相远”。经过“真法”的锻炼,恢复本来面目。   
    1.方法:原则上还是守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通督以后,各个经脉都相继开通。如头顶百会穴处出现活动力量,也可意守头顶。可以灵活掌握,所谓“有欲观窍,无欲观妙”,就是在练功不同阶段的思想处理方法。   
    2.时间:每日三次,每次一小时或更长一些,总的来说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尚需练习一个月左右时间,各种触动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余下丹田与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
      
    3.反应:在通督脉的前后数十天内浑身常似有电流窜动,皮肤发麻发痒似虫蚁爬行。眉心鼻骨紧张,环唇麻紧,身体有时温热,有时凉爽。皮肤随呼吸而动,吸时向里收合向上浮起,呼时向外扩散向下沉降,有时轻浮缥缈,有时重如泰山,有时无限高大,有时极度缩小,有时身躯自发运动等,这都是经络通畅、内呼吸旺盛、真气活动的表现。但是,这些表现也是因人而异。遇到这些触动情况,不要追求,也不要惊恐,安心坐下去自然平复。坐到极静的时候,以上各种现象都消失了,鼻息微微,若存若无,而内行的真气更加集中旺盛,灵动活泼,明朗愉悦。在丹田则如水涵珠,在百会则如月华涌现。这种境界为真气充足、生物电集中的表现。   
    4.效果:根据身体的表现,尤其丹田与头顶百会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说明,实为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内分泌协调而旺盛。这种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现得越明显,对全身的生理机能的调节就更好,真气也就更加充实,不断地补偿和增强身体的代谢机能,可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力量。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强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大大减少或避免,原有的沉疴痼疾也可得到改善或痊愈。坚持锻炼,就可以达到身心健康长寿。人到学识经验比较成熟之后,又具有这样活力旺盛的身体,就可以更愉快地为人民服务了。
    结语有无相生通真路   
    以上五步功法是循序渐进的。由于实现真气运行的五个步骤所要解决的具体矛盾不同,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就不一样。它们之间又有共同的基本点,就是集中真气,贯通经络,实现真气运行改善体质,所以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基础,后一步又是前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概括来看,真气运行的整个过程中,身体将发生三种不同的变化。第一、二两步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调整呼吸推动真气,使体内真气集中于丹田。这个阶段古时称为“炼精化气”,这是第一阶段,也是初级阶段。第三、四两步是以丹田积足的真气,冲通督脉逆运而上,直达脑海,恢复和增强大脑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力量。这一阶段叫做“炼气化神”,是中级阶段,身体的变化比较明显。第五步以后,功夫更加纯熟,由于经络畅通无阻,功中产生的各种触动现象也都逐渐平静,真气运行的规律性逐渐提高。机体功能增强,活力旺盛,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力量发挥得更好。因此静境更加明显,表现为清清静静、心如止水的样子。这一阶段叫做“炼神还虚”,属于真气运行的高级阶段。   
    以上五个步序、三个阶段,是真气运行法静功锻炼过程中的基本概况。在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条件又不一样,所以效果与表现也不同。鉴于此,练功时既要顺乎自然,灵活运用,不能刻意拘执,又要本着一定的要求,耐心求进,持之以恒,不可自由放任,实为成功之要诀。   
    关于动与静的关系将在第三章中阐明。只有在身心安静的条件下,才能做到真气的集中与运行。所以在真气运行法的练功过程中始终强调一个静字,甚至一个人的功夫进度快慢深浅,也取决于静的程度如何。一些美好的内景,总是在高度的入静情况下才能出现。为了保持这种静境,在练功时要求大脑皮层高度地抑制由客观世界所引起的刺激。   
    真气运行法之所以要抑制外界刺激因素的影响,是为了致力于内部正邪两方面的斗争,以达到调节内气、培养本元、祛除疾病的目的。坐功时,外形虽静而内部斗争是非常激烈的。只有通过内在的矛盾斗争,才能为真气运行扫除障碍。练功的人都会体会到,特别是身体有疾病的人,当功夫到了一定程度,患病部位总是格外不舒服。一旦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解除,病患也就消失了。正当不舒服的时候,也就是斗争激烈的时候。这就说明了内部正邪斗争的过程和效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