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Caption Text
2/3. Caption Two
3/3. Caption Three

Featured Post

吉他C大调音阶记忆和练习

数码单反相机几个基础概念

数码单反相机几个基础概念
2012年07月30日 书画摄影 | 转载 | 浏览 18,173 暂无评论      
  说到单反相机,首先需要明白一些基础的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机型,也可以避免被忽悠。
  单反究竟是什么?
  数码单镜反光相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常简称为DSLR),它是用一只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并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相机。
  单镜头反光相机原理
  所谓“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反光”是指相机内一块平面反光镜将两个光路分开:取景时反光镜落下,将镜头的光线反射到五棱镜,再到取景窗;拍摄时反光镜快速抬起,光线可以照射到感光元件CMOS上。“数码”是对比“胶片”主要是指存储的媒介。
  单反的外观为什么多是黑色的?
  单反的面积远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因此画质也更好,单镜还可以随意换用与其配套的各种广角、中焦距、远摄或变焦距镜头,也能根据需要在镜头安装近摄镜、加接延伸接环等,拓展性极强,因此为了突出其专业性,早期的单反相机多以黑色为主色调,但随着单反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开始接触到单反,尤其是女性用户,我们也看到近年来在入门级的单反中出现了很多彩色的产品,比如佳能1100D,尼康D3200(资料 报价 图片 论坛),当然,在色彩方面最为大胆的要数宾得了,从K-x到K-r,宾得将入门单反的色彩之路演绎的淋漓尽致。
  有效像素:
  有效像素数是指真正参与感光成像的像素值,目前主流的单反相机有效像素数一般可达到1600万,像尼康新发布的D3200已经达到了2400万。像素数越高相应的解析力和画面细节表现也越好,但受限于传感器尺寸,像素过高也会带来像素密度增加而引起的噪点问题。同时高像素也意味着更大的数据量,对相机处理速度和存储卡空间也会有更高的要求。
  最大光圈:
  光圈是镜头里调节进光孔大小的装置,光圈的作用可以简单分为:
  1. 控制进光量,这直接影响到图片是否能正确曝光,是拍摄成功与否的关键,光孔越大,进光量也越多。
  2. 控制景深,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虽然焦距和拍摄远近都影响景深,但焦距和被摄物远近的改变同时也会影响构图,如果构图确定,我们能控制景深的武器就只剩下光圈了。(这里需要注意,光圈和光圈值是不同的概念,镜头上通常标注的f/3.5实际上光圈值,f后面的数字越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越大)
  3. 光圈影响图片的清晰度,任何一个镜头都是在中等光圈的时候成像最好,在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的时候画质差些。
  镜头变焦倍数
  很多初级用户对镜头上的数字不是很明白含义,其实在镜头上已经标出了镜头的基本参数,如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18为镜头的广角端焦距,135为镜头的长焦端焦距,两个数字的比值就是镜头变焦倍数。“f/3.5-5.6” 表示的是镜头在广角端和长焦端的最大光圈。
  转化系数
  镜头焦距都是按照135系统(即全幅)的标准来命名的。由于数码单反(全幅单反相机除外)和传统135相机的感光元件尺寸的不同,在使用相同焦距的镜头时,能拍摄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即视角的差异。要得到相同的视角,数码单反相机和传统135相机需使用不同的镜头焦距,两种焦距值相除即镜头转换系数。佳能APS-C机型的转换系数大约为1.6 左右,尼康和宾得APS-C机型的转换系数大约为1.5,M4/3系统的如奥林巴斯、松下的转换系数为2。所以如果你花重金购买的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广角镜头安在APS-C画幅的机身上,那么广角端则会变成25.6mm(16*1.6),广角端视角会大大折损。
  单反相机的使用和保存
  简单介绍了一些基本参数后我们再来说说单反的使用和储存,由于单反的机身和镜头是可以拆开的,所以在更换镜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感光元件和镜头内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以免进灰,合理的做法是将机身接口和镜头卡口朝下放置。
  单反相机长期不使用的时候需要将电池取出单独放置,机器也最好放在密封干燥的环境中,避免电子元件受潮或者进灰发生短路。

谈数码单反相机

漫谈数码单反相机
2012年07月27日 书画摄影 | 转载 | 浏览 3,687 暂无评论      
单反的配置分为机身和镜头两个部分。原则上买相对好的镜头,相对廉价的机身。因为对于摄影来说,无论是胶片还是数码时代,镜头都是相对保值的。但是数码时代的机身淘汰的却比较快,保值的可能性不高。所以作为摄影入门,建议尽量配置相对低价的机身,和性价比相对高的定焦镜头。但是好镜头基本上都上万元了,所以镜头上需要根据预算来决定。
还需要考虑的就是品牌,佳能还是尼康,还是SONY,还是宾得?通常情况下,机身的出片表现,其特性和相机的肩带颜色的色系是相一致的,佳能的片子偏红色饱满,尼康的偏黄色饱满,SONY的偏橙色饱满,宾得的偏蓝色饱满。所以看你的个人喜好了。
关于锐度问题,佳能的JPG出片偏肉,感觉总好像聚焦不实,尼康的锐度就很好。但是建议大家无论什么相机,最好是使用RAW格式,这样才会得到相对好的照片。才会把这种低价位的配置性能发挥到极致。
然后是画幅问题,全画幅相机都比较贵,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其实际焦距要在镜头上乘以1.6的系数,例如说,50mm 的定焦镜头在APS-C画幅的机身上,就是50*1.6=80mm 的实际焦距。从性价比上说,APS-C作为入门级相机是很不错的选择。
那我们需要什么焦距的镜头呢?通常情况下,50mm 就相对中庸的选择,如果要拍人物特写,85mm 相对合适。但是要拍人文,35mm 合适。
关于套机的 18-55mm 的狗头,真是属于鸡肋,可有可无。装在APS-C的机身上,相当于28-85的焦距。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广角,有时候需要中焦,所以预算允许也可以买一个,二手价格在500元左右。但是实际使用的频率可能真的不高,还是算了吧,除非你经常给别人拍集体合照。
另外镜头分为全幅镜头和非全幅镜头,佳能全幅镜头EF开头,非全幅EF-S开头,尼康非全幅镜头型号中有DX编码。全幅镜头可以用在非全副的机身上,但是非全幅镜头不能用在全幅的机身上。所以从可升级角度考虑建议买全幅镜头,但是价格稍贵。因此从性价比考虑可以买非全幅镜头,将来升级的时候,把这些镜头和机身一起二手再卖出去就可以了。
当然大家在配置的时候也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根据需求和上面的参数自己随意的搭配。搭配50F1.8的标头价格都在600元左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APS-C画幅的机器上,实际焦距是80mm,这个焦距可以拍人像很好,但是拍不了广角额风景。
如果想苦练出最扎实的基本功,建议把相机设置为纯黑白模式,忍住彩色的诱惑,拍摄10000张黑白之后,再切换到彩色模式,你的摄影技术会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黑白最考验一个人对光线扑捉的敏感度和构图能力。
这里推荐的都是定焦镜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大光圈,可以让入门的摄影爱好者体会摄影的乐趣,所以不推荐一开始就使用变焦镜头。找扎实实的练好基本功还是从定焦开始吧,记得相机设到M档,全手动模式。
变焦镜头一般情况下被称为大三元的是恒定光圈2.8的16-35,24-70,70-200这三只镜头,通常情况下入门的人会喜欢24-70,然后会喜欢70-200,最后会喜欢16-35,因为后者构图最不好控制,但是掌握了,出片的气势就很恢弘。
对于预算有限的童鞋,建议可以先考虑腾龙的28-75F2.8的镜头,价位在3K左右,各种卡口都有。其他的副厂镜头就不要考虑了。
另外给镜头配上一个UV镜是必须的保护,建议肯高的牌子,其他的品牌就不要考虑了。没有太多比较和选择的意义。这个领域杂牌和伪造仿冒很多,注意不要买到假货就可以。也可以考虑买二手的UV,很多胶片时代的品牌质量都很不错,找对口径就可以。
如果让我来选择一个最高性价比的机器,并且考虑到将来的镜头群以及可以升级性和保值性,我会选择Nikon D200 + 35F1.8G这样的组合方式。因为D200的对焦系统优越和手持体验专业性比较强。
关于摄影入门的参考图书,经典之作是《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程》上下册,这是一本值得看十几遍的教材。
佳能方面推荐的组合是
低端机 Canon 500D + EF 35F2 价格是2500 + 1300元左右,APS-C画幅,镜头相当于55mm焦距
中端机 Canon 60D + EF 28F1.8 价格是5000 + 2100元左右,APS-C画幅,镜头相当于45mm焦距
专业机 Canon 5DIII + EF 35F1.4L 价格是19500 + 9500元左右,全画幅
尼康方面推荐的组合是
低端机 Nikon D90 + AF-S 35F1.8G 价格是4500 + 1200元左右,APS-C画幅,镜头相当于55mm焦距
中端机 Nikon D300s + AF-S 28F1.8G 价格是8500+4500元左右,APS-C画幅,镜头相当于45mm焦距
专业机 Nikon D800 + AF 35F1.4G 价格是23000 + 10500元左右,全画幅
SONY方面推荐的组合是
中端机 SONY A550 + DT 35F1.8 价格是4000 + 1500元左右,APS-C画幅,镜头相当于55mm焦距
专业机 SONY A900 + 35F1.4G 价格是16000 + 8000元左右,全画幅
好了,大家可以开始自己的摄影之旅了。在此之前给大家一个忠告,在快门没有按到50000之前,换设备是不明智的考虑。先把这套设备玩透了,性能都掌握了,再考虑机器和镜头的升级问题,否则就是浪费钱财。
如果仅仅是拍照,想使用个卡片机,可以参考这个帖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79439d0102dqgh.html
入门级胶片单反相机的选购,请参考这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79439d0102e4mt.html

如何练好接发球

如何练好接发球
2012年07月23日 打乒乓球 | 浏览 4,126 暂无评论      
  在乒乓球比赛中,相对其它的环节,如发球抢攻或相持,接发球的难度最大。因为它完全受发球者的控制,而接发球对发球者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限制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接发球的不可预测性。所以,不断提高接发球的能力,合理的把所掌握的技术运用到接发球中,是迅速提高比赛实践能力的关键。
  一、判断
  正确判断是接好发球的首要环节。判断上不出现较大的偏差,才能谈得上更好地运用接发球技术,避免有浑身解数,但由于判断不准而发挥不出来的情况经常发生。
  1、对旋转的判断
  乒乓球发球中常出现的旋转主要有左、右侧上下旋,转与不转。通过发球者利用各种发球方式,将这些旋转性质表现出来。如正反手,下蹲等。在判断旋转性质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板形:一般情况下,发上旋球时,板形都比较竖,下旋球比较平、斜,这种特点与发球时要接触球的部位直接发生关系,因为发旋转球和不旋转球时,接触点比较靠近球的后中部;而发上旋和下旋时,向中下部和底部摩擦才可能比较转;
  (2)动作轨迹:发下旋和不转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手腕摆动的幅度一般不是很大,并时常与假动作相配合;在发上旋和下旋时,手腕摆动相对大一点,这样容易"吃"住球,动作也比较固定,击球后常有一个停顿,即使加上假动作,也不会像发侧上旋和不转球那样连贯;
  (3)弧线:上旋球和不转球的运行一般比较快,常有往前"窜拱"的感觉,发短球时容易出台,弧线低平;下旋球运行比较平稳,弧线略高,短球不易出台;
  (4)出手:发上旋球和不转球一般出手比较快,并且突然,动作模糊;下旋球的出手相对要慢一些,因为要给球以足够的摩擦时间,才能使球产生强烈的下旋效果。
  (5)分布:在接发球时,不断琢磨发球者发出球的旋转性质的随机分布和习惯也是重要,特别是在判断不清时,如在一轮发球中,发球者一般有几个转的,几个不转的,几个侧上,几个侧下,通常都出现在一轮中,以及开局爱发什么样的球,关键球如何发等等。毫无疑问,面对当今世界乒坛花样翻新,变化莫测的发球技术,接发球者的猜测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想把每一个球都得清清楚楚,就不太实际了。
  2、对速度和落点对落点的判断
  (1)对长球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发球者如果想把球发得很长,第一落点多在自己本方台面的端线附近。如果力量差不多,球的运动速度,侧上旋和不转球明显要快于侧下旋和下旋,如果是发侧上,下旋斜线长球,要注意球的第二弧线有侧拐特点;如果是直线长球,要特别注意平推过来,或者是略带外拐的球,因为这种球除了有很快的速度外,容易发出线路比较直的球,客观上曾加了球的角度,给接发球者造成较大的难度;
  (2)对短球的判断,由于发球者想要把球发短,手上就不能发很大的力量,要收住一点,所以,短球较难发挥速度的优势,比较多是考虑的落点和旋转。在发短球时,第一落点一般距球网较近,可根据这一特点判断来球的长短。在接短球时,要特别注意手不要过早的伸入台内,以免侧上旋短球的第二弧线往前"拱",顶在板上,使手上失去对球的控制,以及来球可能是"伞三角"位置,球是从靠近球网的边线出台,手来不及拿下来,对不准球。
  (3)对半出台球的判断:对半出台球的判断是接发球判断中难度比较大的一项技术。因为这种球往往容易造成接发球者的犹豫,是思路混乱,影响整场比赛的发挥。在判断这种球时,一是视其旋转性质而定,侧上旋和不转球鼻侧下旋和下旋球容易出台;二是根据发球者的特点而定,要仔细研究发球者在发半出台球时,到底哪种容易出台,哪种不容易出台,是正手容易出台还是反手容易出台等,这样就会增加半出台球选择手段的针对性。
  另外,在接半出台球,对长短的判断不是很清楚时,一定要有意识地"等"几个长球,并且出手要果断,用接长球的办法回击,哪怕是失误的危险性曾加。这样,可以给发球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她不敢发模糊的半出台球,手上就要适当控制发力的程度,球的质量也会随之下降,从而是接发球从容一些。
  二、接法
  1、挑接
  挑接是接短球的一种方法,分为正手挑和反手挑。从目前优秀运动员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反手挑主要用于横板运动员。挑接的基本动作的要领是:当球即将过网时,手伸进台内,同时,视来球的方位不同,选择不同的脚向前跨步,将腿插入台内。以右手拍选手为例,如果是正手位就上右脚,如果是反手位,用反手挑,也可以上手臂的同侧脚,如果是侧身位,则上左脚,右脚适当跟上一点;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后中部,以前臂发力撞击球为主;在击球一瞬间,手腕有一突然的微小内收(正手)和外展(反手),适当给球一点摩擦,以保证准确性。挑接是接短球的一种比较主动的方法,运用得好,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转入进攻。在当今多数运动员以搓接为主的时代,在开始练习时,适当增加挑接的训练比重,将在今后的提高过程中受益匪浅。
  2、搓接
  搓接一般多用于接短球,不提倡长球用搓接,这也是中国运动员技术打法风格所追求的。由于搓球的动作小,出手快,隐蔽性强,在长期的运用实践中,运动员根据自身特点,对这一技术进行了很细致的分化,有快搓、慢搓、摆短、搓长、晃撇等。
  (1)摆短:摆短是快搓短球的一种方法。它最大的特点是出手快、突然性强,能有效的限制对手的拉、攻上手。在用摆短接发球的时,有三点要特别注意:其一是在上升期接触球的中下部,以体现速度;其二是手臂离身体要近一些,离得远,就很难控制这种精细的技术,影响准确性和质量;其三是手臂不要过早伸入台内,这样不能形成较合理的节奏感,难以体现摆短出手快的特点。初学者要下功夫,反复体会以上三点,才可能把摆短练好。
  (2)搓长:现在优秀运动员一般运用的搓长技术,是和摆短配合运用的快搓底线长球。它是以速度和突然性取胜。在搓长时,很重要的是手法要尽可能的与摆短相似,以前臂发力为主,手腕的摆动不要过大,以免影响手上对球的感觉。在练习时,初学者要注意体会在来球的上升期将球送出去的感觉。
  (3)晃撇:晃撇一般是在侧身位,正手搓侧旋球、斜线球、常用来接短球与则身挑直线配合运用,可使对手不敢轻易侧身,进行有威胁的正手抢攻。晃撇接发球时,最好能够在来球的最高点击球,球拍接触球的后中下部,手腕略有外展,向左侧前下方摩擦球,使球带有左侧下旋,落台后向外拐,让对手不容易对准球。
  在以上所讲的搓接中,初学者应先掌握好快搓和慢搓的基本技术,待熟练后,在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把变化加进去,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3、拉接
  拉接一般是用来对付长球的方法。在拉接中,要特别注意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的本质区别。手低于台面接触球,一般情况下就可以认为是第二时间,高于球台或基本与球台在一个平面上时,可认为是第一时间,此时拉接,容易发上力,能够保证一定的准确性,在时间上接触球时,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时间上争取到了主动。而在第二时间接触球时,就需要适当的调整,在力争压低弧线的同时,主要是要靠落点来控制对手了。初学者在开始练习拉接时,要多注意练习在第一时间拉球,以体力会发力击球对旋转的感觉,带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有意识的练习第二时间拉接的手上感觉。
  4、攻打
  攻打在接发球中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技术,主要用来对付长球。由于现代乒乓球技术竞技中,发球的旋转非常强,突然性和速度也今非昔比,给解发球攻打技术的运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以至于在现在的比赛中,运动员接发球时,使用攻打的概率已经很低,10个球中用不上1个已经相当不错。但是,作为一个立志要打好乒乓球的人来说,不能因为难度大,就放弃不练。毕竟,攻打最为乒乓球的一项主要技术,其在比赛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谓,难度大,威胁更大。
  5、接半出台球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半出台球的意识和胆量问题。其运用技术的基本原则是能拉接,不要搓撇。否则,将会非常被动的。在运用拉接技术时,不要拉手过大,手臂向球台靠近,抬高,击球点一般在台面以上,重心拔起来,前移,以前臂和手腕的突然向前发力为主,整个幅度不要过大,有点近似于小前冲。而在这些环节中,抬高重心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这种球,相对短球比较长,也可能会出台,并且比较顶,在运用挑接时,要给球一定的力量,有时挑这种球更像是突击。这样才能克服来球的旋转,也才可能达到挑接的目的。
(本文来源:爱上乒乓网 作者:飞翔 )

乒乓球几种接发球的方法

乒乓球几种接发球的方法
2012年07月18日 打乒乓球 | 浏览 4,539 暂无评论      
一、接急球
  所谓急球是指对方发出的直线、斜线或中路底线的长球,具有角度大、速度快的特点。
  回接急球时,站位应偏远一点,以便做好充分的准备,判断和起动都要快。根据来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采取点、拉、冲、拨、推等方法来回接。接正手位的奔球、侧旋球或侧上旋球,都以点、攻、冲为主;接侧旋急长球,以拉冲为主;接反手位的奔球、侧旋或侧上旋球时,多以快推、快拨对方大角度或用反手攻和侧身点、冲方法。
  
二、接下旋球
  接下旋球可用稳搓、摆短、劈长、挑、拉冲等方法
  对于初学者,回接下旋球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稳搓,要求搓稳、搓低、不能下网。
  对具备一定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接下旋球时,一定要积极主动,要加大回接难度质量。如对方发球旋转很强,就要用摆短、劈长方法回接,还要加大回接的旋转和落点难度。
  由于下旋球具有速度不是太快而旋转变化较大的特点,因此,接发球的准备时间较充足,而在判断旋转强度和回接球的手上控制难度要加大。
  强烈下旋球一般都用手法相似的不转发球相配套。这就要求接发球者判断要准确,看清来球旋转强度和落点后,敢于上手。如果没有胆量,求稳搓接,甚至托球,多半会被对方抢攻。
  搓接不转球,不会使球产生较大的旋转变化,容易被对方抢攻,造成被动或失分。
  在运用反手拉球技术回接反手位侧下旋长球时应注意:如对方发球的速度不是太快、角度不大、旋转一般时还比较容易回接。但如果对方发球质量较高,就要求两面拉球或冲球时手感要强,用摩擦旋转来克制对方的旋转。让位要充分,抢冲对方两大角。如能对来球判断准确,用搓挤的方法回接也很有效。如对方的发球是急下旋,用正常的搓球方法回接容易出高球,用推、拨的方法回接又容易下网。这时可用搓挤回接,还可使回球产生一定的急下旋,但要注意掌握好击球时间、拍形及用力方法。
三、接左、右侧上、下旋球
  站在反手位侧身用正手发球,可使球产生左侧上、下旋。站在反手侧身位,用反手发球,使球产生右侧上、下旋。无论是高抛还是低抛、反手还是正手发球,除下旋球和不转球外,基本上都是左、右侧上、下旋球。但左、右侧上、下旋球是一个统称,也只是一个旋转的概念,并不包括速度和落点的因素。左、右侧上、下旋球都有斜线长、短球,中路长短球,直线长、短球之分。
  在这其中还有以旋转落点为主或以速度落点为主之分。同样是左侧下旋斜线长球,一个是斜线角度大,旋转较强;另一个则可能斜线角度大、速度快。
  因此说,左、右侧上、下旋球是一个统称。如果详细用旋转、速度及落点划分起来,可分出几十种。
  对发球者来讲,较大的发球旋转变化,都是在球拍触球的一瞬间,通过调整拍形和触球用力方向而产生的。这就要求接发球者在判断准确的基础上采用相对固定的接发球模式,并在这一接发球模式的制约下,加强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提高接发球的质量和命中率。
  接出台长球或半出台球,无论是直、中、斜线侧上、下旋球,一定要立足于抢拉、抢冲或抢点。至于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则要根据对方发球的速度、旋转及落点而定。接旋转较强的侧下旋长球或半出台球,以抢拉高吊弧圈为主。
四、接短球
  短球也是一个统称,从路线上可分为反手位、中路、正手位短球。从旋转上可分为上旋、下旋、侧旋、侧上旋、侧下旋和不转的短球。
  在接短球的方法上,要根据不同球性而异,当然不排除同一种发球可用几种回接方法。比如:接正手位一般侧下旋的短球,可摆短、也可劈长,可快挑、也可以晃接。在这种情况下,接发球的方法就取决于你本身接发球的能力。如能熟练地运用上述各项技术,就可以速度快、积极主动的挑、撇为主,以提高接发球的质量。
  目前,高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的抢攻能力都很强,对出台或半出台球,无论其旋转速度如何,都能以质量较高的弧圈球进行接发球抢攻。这就迫使发球者多以短球来制约对方,而且短球发的落点严格,球的第二跳都不得从球台的边线或端线出台,同时还伴有手法极其相似的旋转反差变化。因此,要求回接短球时首先是头脑冷静,判断准确;然后是接球的手法合理,快挑、摆短、劈长等方法要合理运用。要根据来球的性质及本人的技术水平、打法特点来选择回接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受固有的方法意识影响或恐惧对方弧圈球的心里作用,有些选手的回接短球以摆短多、而劈长、撇长少,显得接发球过于保守且威胁性差。应当讲,快速加转摆短球对制约对手抢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一味的摆短,使回接球的落点、线路变化不多,也会削弱摆短威胁。
  发长球要有不怕对手拉的准备,主动打实力。劈长球也一样,迫使对方大幅度移动和让位,抢拉弧圈,然后,你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和落点制约,准备带、打弧圈,进行实力之争。如果摆短出半高球,易被动挨打,球靠近球网,易被对方抢攻。
  因此,接对方反差较大的短球进行摆短,要求回球快、短、低、转,缺一不可。
  劈长球,多半在正手空位或反手追身,回球角度大、线路长,容易在下一板球转为相持。因此,回接短球时,一定要提倡积极主动,多以挑、点、撇为主。然后,是根据来球摆短、劈长灵活运用,不拘一格。回接的方法多、落点活。
  当然,接发球的方法不排除战术的需要,而且服从战术的需要还是第一位的。
  比如:对方发球抢攻是特长,是主要得分手段,尤其是擅长正手位和中路抢拉弧圈球。那么,就要求接发球的第一板,打对方反手大角度,使其很难侧身抢拉,只好再过渡一板。这样从整体战术的角度要求,就有效的破坏了发球者的抢攻。在回接球的方法上,要求落点严格是非常重要的。
  
  对发球的准确判断,是接好发球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处理好前三板球的首要环节。以下,从六个方面对发球的判断进行解析。
  一、发球种类的判断
  首先,判断发的是左边球、右边球还是中间球。其次,判断球发的是长球还是短球。再次,判断发球的旋转和强度。根据发球的方向、长短和旋转强度,及时调整好站位和确定接球的方法。
  
  二、运行方向的判断
  判断发的是左边球、右边球还是中间球,这主要看触球的用力方向以及球拍的运行轨迹,向左,发的就是左边球,向右,发的就是右边球,居中的是中间球。
  
  三、长短位置的判断
  判断球发的是长球还是短球,这要看对方发球的第一落点离网的远近。离网近的,过来的是短球;离网远的,就是第一落点在发球端线附近的,过来的是长球。
  
  四、旋转类别的判断
  发球旋转类别大体上分为八种:上旋、下旋、左侧旋、右侧旋、左侧上旋、右侧上旋、左侧下旋、右侧下旋。虽然这八种发球说起来很简单,但准确判断识别,却又很困难。这是因为球拍的覆盖物的不同、力量的大小、出手的快慢、击球位置的区别、击球时机的变换、以及假动作的欺骗等等!都是造成对发球判断难度的基本因素。
  
  五、旋转强度的判断
  要判断出球的八种旋转,业余选手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但要识别出旋转的强度确实相当困难,咱们不说业余的,就是专业的甚至是世界超一流选手,也经常在这一难点上出错。所以我说:咱们这些业余的能知道是啥转就不错了!!但既然提到了这个问题,我就给球友说上几句,凡是发球好的选手,四个部位(腰、臂、腕、指)的运用都比较合理,是一种合力,特别是手腕抖动的又快又狠,所以发出的球特别转。张晓鹏博士的物理测试:反胶能达到107转、正胶能达到97转。那么乒乓球选手发出的球,我看也只能达到70、80转就不错了!一般称在10转以下是不转球,10转以上又分为弱下和强下旋两种。
  
  六、真假动作的判断
  目前而言,欧洲选手的发球普遍比亚洲选手要强,就逆向旋转发球是欧洲选手发明的,而且在实战中运用自如,威胁很大!还有欧洲选手是用大力发球,而中国用得是中力,所以发出的球就没有人家的转。特别是以瓦尔德内尔为代表的一批选手,从遮挡到晃动发球,也就是真假动作的转换到欺骗,更是表演的淋漓尽致!就发球的假动作而言,是指触球的前后,主要分为前期假、后期假和前后假三种,以达到以假乱真,真假难辩。再加上出手抖动的快,常常假的就误认为是"真"的了!这也灵验了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假"的才是最真的"!
  

业余乒乓球手常见问题解答

业余乒乓球手常见问题解答
2012年07月18日 打乒乓球 | 浏览 15,470 暂无评论      
问:我是成年人,以前打球有几年的时间,不好的动作定型了,还能改过来吗?
答:成年人由于以前打球把动作打定型了,要想改动作的确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肌肉发力活动已经形成了较为深刻的"记忆",如果要改动作,那么这种新的"肌肉记忆"必须用大脑来想着做,等上台打球的时候注意力又要集中在盯球上,这样就变成"一心二用",精力容易疲惫,从而造成动作与手感脱节打不到球。
我们说成年人动作不容易改,但是要通过练习调整到相对发力合理却是很容易的,这时候只要能够找到一个熟悉的发力参照对象,那么肌肉就有了这种参照发力记忆,这时候再上台打球就可以集中精力在盯球环节上了,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就可以改掉以前不正确的发力方式。
问:我打反胶老是吃别人的旋转怎么办?能不能改用长胶或生胶,应该怎么练?
答:很多球友在比赛的时候都有这个问题,吃发球,吃转,老是处理不好,无奈之下想到换用颗粒胶以减轻吃转的摩擦,殊不知有得必有失,颗粒胶旋转弱了,相对来说控制难度也就增大了,正所谓欲伤人,先伤己,要想打好颗粒胶,自己难受在先,等自己习惯了,才轮到别人难受。
所以我们说首先要明确你打球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健身,还是娱乐,还是纯粹为了比赛?从反胶换到颗粒胶,开始是很不容易感受到打乒乓球的乐趣的,因为长胶和生胶回过来的球有反旋转,球路不同,动作也不一样;同样,别人打得难受了,也就不太愿意和你练,所以这也是颗粒胶难练好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打反胶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学会接发球的原理,明白了旋转的原理,自然就会调整拍型去适应各式各样的旋转,这其实也是乒乓球最大的乐趣之一。
要练好颗粒胶,如长胶,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除了找教练以外,还可以找想和长胶练习以适应长胶的球友。只要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球友,两人可以通过攻防磕搓这种有规律的转换方式来练习,具体方法是:反胶发球,长胶磕过来为下旋,反胶搓,然后长胶攻(拱或者挑打),反胶防一板过去,长胶再磕一板下旋...如此反复练习;这也是长胶打比赛最基本的规律,同时反胶要想适应长胶,这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问:我打球有一段时间状态特别好,有时候却又老是没有状态,球友都说这是要涨球(进步)的表现,这是怎么回事啊?
答:练习乒乓球技术,其进步是螺旋式或者说波浪式上升的,也就是说在球技上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状态会有所"下滑",回落到一个"状态低谷期",这是很正常的表现,这个"低谷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瓶颈期",只要能克服这个瓶颈期,那么我们的球技又会达到一个新的提升空间。
那么"瓶颈期"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在练球的期间肯定是要通过不断地比赛才能把平时练的这些技术融汇到比赛中去,形成各种战术。那么我们知道,练球给的是定点,或者是有规律的变化落点,哪怕是不定点练习所给的球也是力度、弧线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的;而比赛的时候两人都是想方设法地去变化,去控制对方,然后抓住机会给予致命一击。这样完全不同的打球方式就会对我们打乒乓球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节奏感――造成影响,打比赛的期间越长,对节奏感的影响也就越大,等到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形成质变,这样你混乱的节奏感就会突然爆发出来,造成状态低迷,打球找不到"点"。
每个人在练球比赛的过程中都会有"瓶颈期",在初学到提高这个阶段,"瓶颈期"不会很明显,而在提高阶段"瓶颈期"是最明显的,也是最容易频繁出现的,要想快速度过"瓶颈期",就需要用正确的方法来练球,把动作、节奏感调整回来,逐渐地,越到后来"瓶颈期"的间隔时间也就会越长,而持续时间也会变得越短。
问:我练球也有几次了,为什么和别人打球的时候动作还是改不过来,始终是原来的动作?
答:这个问题也是许多正在改动作的成年人的疑惑之处,为什么练球的时候动作很好,而一打起比赛来就被"打回原形"呢?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练球给的是定点,或者是有规律的变化落点;而比赛的时候两人都是想方设法地去变化,去控制对方,这样不定点的球想要打上台,注意力就必须高度集中在盯球上,而此时新改的动作还没能够形成较为深刻的肌肉记忆(用俗话说就是还没练到家),因此出手的时候自然会变回以前的下意识动作,这个时候比赛和练球两者间会造成一个矛盾效应,互相影响。
所以我们在给初学者练球以固定动作的时候,一般是不提倡他们打比赛的,因为这样会对练球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我们一般建议许多初学者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经常练球,训练密度大一些,就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动作固定下来,等自身技术达到一定的条件之后,我们就会建议初学者去和水平相当的球友打比赛,以便把练球的动作融汇到比赛中去。
而对于以前不合理动作定型的学球者来说,我们的建议同样和对初学者差不多,刚开始改动作的时候尽量少打比赛,并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增大训练密度,在训练完了以后可以适当地打一下比赛(最好和水平比自己弱的打,这样对方的控制能力不会太强,不容易造成你的动作变形),尽可能地把新练习的发力方式转化为下意识的肌肉记忆,这样才能逐渐把以前不合理的动作改正过来。
问:我的发球为什么发不出强烈的旋转?
答:大家跟发球好的球友过招,都能感觉到对方发的转球旋转特别强烈,很容易直接吃发球,郁闷之余也会经常琢磨一下自己怎么也能发出这样旋转强烈的球,但是往往尝试过若干次之后还是不得要领。下面我就介绍发强旋转球需要注意的三个最基本的因素。
一、非持拍手的抛球
发球靠持拍手,但大家往往忽略了非持拍手的抛球动作。能否发出好球,首先取决于非持拍手抛球的弧线位置是否能让持拍手击球很舒服,发得出力来,如果连最基本的力度都使不出来,那你再怎么找摩擦的感觉也是徒劳的。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许多初学者往往怕身子挡到持拍手,都会面向前,把球抛到自己的前方或侧前方,这样持拍手是无法发足力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侧向站位(右手持拍者站于球台的左侧,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抛球于自己身体偏右的位置(右手为例),而一些高手抛球甚至还要靠后,这样更利于逆旋转发球加力,就好像弓拉得越满,力度越足。
二、引拍动作以及球拍摩擦球体时的切入角度
先说引拍动作,很多球友发球使不出力度,除了抛球的位置不好之外,就是引拍的距离太短,正所谓拉弓射箭,弓都不拉开哪里来射箭的力度呢?这时候要注意适当地增加引拍弧度,刚开始靠小臂带动手腕发力,手腕要放松,逐渐地还要学会带上一点腰的转动。
其次,摩擦切入角度是最重要的,摩擦吃球的"厚"与"薄"指的就是拍型接触球一瞬间的力度方向切入球体的角度,切入越厚,那么力度轴越靠近球中心,那么这时候球体得的撞击力越多,速度也就越快;反之,摩擦越薄,球体旋转就越强。
直观一点来举个例子,球拍正面与球台夹角,90度为垂直,180度为平行,比如发下旋球,130度夹角摩擦出来的球和放平球拍摩擦出来的球,哪个转?那么有的球友就问了,放平了擦不到球啊,当然,球拍放得越平,相对触球面积也就越小,这时候要想提高击球的精准性,就进入下面第三点。
三、发球节奏
乒乓球的控制、进攻都是靠节奏的变化来掌握的,发球也不例外,从抛球到下落这个时间段,节奏感决定了你的摩擦精准度。许多初学者刚开始练习发球的时候,都是用眼睛去"瞄",看球落下来差不多了,就出手去碰,这样造成什么问题?注意力集中在球下落的过程中,就不可能去找摩擦的厚薄感了,精确性大打折扣。所以什么时候该出手,要靠节奏感来掌握,凭感觉去判断出手时机,第一次失误了,分析一下是出手早了还是晚了,下次再调整节奏,慢慢地,你的发球精准度就会提高。
PS: 一个练习发球的小技巧:在家里的床单上练习发球,找摩擦的感觉,如果力度足,摩擦得好,球落到床单上以后就会有强烈的旋转,如果是下旋球就会马上向后窜。这样练习的好处就是不用经常去捡球,只需要一个球就可以,而且旋转强度可以立马看出来,待找到摩擦手感后,再去球台上练习,调整力度落点。
问:练习正手攻球的时候总是腿、腰和手脱节怎么办?
答:练习正手攻球回合的时候讲究腰腿配合,这是进一步发力的基础,业余爱好者如果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还是不能做到很协调地"重心蹬转-转腰带手"的话,除了练习方法问题以外,就是自身协调能力比较差了。
首先要说的一点是练习方法的问题,通过观看技术动作图片、教学视频,大家能把动作模仿到大致相似的程度,但是乒乓球是非常细节化的一项运动,要求在身体协调的情况下还要找准节奏、击球点、击球位置等,不像学舞蹈,动作到位好看了就行。在练习正手攻球的时候很多成年人身体协调不起来,是因为思想的"分心"导致动作和球感脱节,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你原先的动作仅限于手上,那么这时候你只需要控制手去击球就可以,假如突然让你蹬腿、转腰,还要用腰带着手去迎前击球,你一心N用,注意力还怎么集中在盯球环节上呢?这时候势必造成你想着腿就忘了腰,想着球就忘了蹬地,一环脱节,动作全散。
因此,要做到所谓的"动力定型",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平日最熟悉的、和攻球发力相似的动作,在这种参照动力的作用下,相信你就比较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盯球环节上而不会"分心"了,那么这个动作可以有好几种:泼水、甩包、挥铁拍等。物体虽然不同,但是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重量增加了很多,这时候要发上力,如果只用手那可是费力不讨好哦!在这种重量下,蹬地转腰带手自然而然会成为最合理、最轻松的发力方式。假如换回重量轻的球拍后还能把它想象成重的东西,手臂自然就能够放松了。
当然上面说的仅仅是相近似的发力方式,具体的动作准确度还需要教练指导或者自己再进一步固定。如果在重心蹬转环节练习过程中,有重心交换,转腰到位的话,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证明出来,我称之为"单摆效应"。就是说,当你脖子上挂上一个吊坠,形成一个可以甩动的单摆(当然挂绳要稍微长一点,20多厘米吧,这样吊坠垂下正好在胸前),在反复做重心交换带转腰这个动作时,只要频率均匀,挂着的吊坠就会慢慢左右摆动,继而向两边"甩"动,打在两肩上。
如果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就是有蹬无转,或者有转无蹬。因为当只有重心蹬过来蹬过去而没有转腰时,吊坠只会左右摆,而不会出现"甩"起来打在两边肩头上的情况;而只有转腰无重心交换时(有些人做这个动作就像在扭转盘那样)吊坠也是不容易两边甩打起来。当然如果腰髋同转的话也能形成"单摆效应",不过这样在桌前练习进台正手攻球时会觉得腿部很费力。
问:为什么有的人练球后比赛能力提高很快,有的人总是不能很好地把练习和实战结合起来?
答:练习和实战的有机结合无疑是乒乓球训练内容里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一般刚开始练习基本功的时候都是从正手攻球、反手拨球、正反手转换、搓球、高吊起下旋、起下旋后转为上旋连续推拨攻这些技术练起,这些基本技术熟练后再加上一个合适的发球技术,基本就具备了进行简单比赛的能力,而相对来说小孩的训练还更要系统些,要多包括两点走位、三点走位、侧身走位扑正手等涵盖步法的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各人的先天意识(天分)差异会产生两种练习效果,一种是主动练习,一种是被动练习。一些球友经过这些相对系统的练习以后球技提升得很快,就属于前者;而大多数球友系统练习了很长时间但实战能力仍然得不到质的提高,这就是因为在练球的时候思维意识不够"主动"。这里所说的"主动",并不是简单地指你练球的态度是否积极,而是包含了在练球细节中的"调控意识"和"潜意识记忆能力"。
"调控意识"指的是在多回合练习一个单项技术中,对来球弧线落点微小差别的判断能力,以及自己回球弧线落点的微调控制能力。调控意识强的球友在一个单项技术练习了多回合以后能够注意到每个回球很细微的弧线落点变化,进而不断微调,逐渐把回球节奏感和手感定得很精确,一旦达到一定要求后,马上又可以加强回合频率、速度等进一步提升;而调控意识弱的球友在练习某一单项技术时,往往就成了"死练",在多回合的练习过程中仅仅注意到上台、不失误、练得舒服等,成了"应付式"练习,而不会去主动观察、微调整回球的弧线落点进而进一步加强节奏感手感的精确性,这样他们所表现出来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只会和教练、控球好的球友或者一起练得很熟的人练球,而换一个人(也具有同样的练球能力)以后就对不上点,练不起多回合来了,至少是不能马上相互适应。
"潜意识记忆能力"则体现在技战术结合练习以及和实战结合练习中,这种潜意识记忆能力好的球友能够举一反三,俗话说叫做"长记性",比如练习搓中拉高吊,要素有放松腰腿发力、摩擦厚薄、击球点等,在一段练习过程中一旦他找准了整体感觉,对于逐渐加强一些难度或者有变化的回搓球也能够很好地去调整,他能够在有一定变化的回球中找准拉球成功的若干"要素",即使失误了也能够马上下意识想到是哪一点出了问题,是不够放松而没力度还是击球太厚等;而记忆能力差的球友就吃亏了,同样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低难度练习能够拉得好,难度稍高些拉球质量就下降,再稍微有些变化就不会拉球了,而最关键的是他自己搞不清楚是哪一个要素出了问题导致失误。这一"长不长记性"的能力差别就造成日后你的比赛能力能够有多大提高。
问:我拉下旋球总是失误,比赛的时候不敢上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拉下旋球技术相对于攻球技术来说,难度要大一些,因为要自身主动发力,所以很多初学者在刚开始练习起下旋的时候往往整个身子会很僵硬,这是由于正手攻球基本功练习不到位的缘故,需要弥补。 刚开始练习拉下旋,一般都是从拉高吊弧圈球开始,这里需要注意三个要素:1.发力;2.引拍击球节奏;3.摩擦点和厚薄比例。三个要素都具备了,起下旋就会很轻松,某个要素没做好就容易失误。
1. 发力是拉球的基础,这里所说的发力不是发死力、发蛮力,而是全身发力的顺畅和集中,如果发力方式不合理,球拍在空中运行的加速度就出不来,自然也就无法拉起下旋球来。
2. 这一点包含了两个方面,引拍的时机和出拍击球的时机。和正手攻球一样,引拍要在对手击球(搓球)后球过来的一瞬间开始,这个节奏过早则造成"等球",等了以后就只能用眼睛去瞄,出手时机就不准确,过晚则会被来球顶住发不出力;出手时机需要找准来球的弧线顶点,这时候球会"定住"一瞬间,然后开始下降,此时出手命中率最高,如果抢点过早,在来球上升期就出手拉球则容易失误。这一点综合起来看,整体的动作就是球过来瞬间开始引拍-到位-找准击球点马上出手,这个动作需要一气呵成,每个环节都不能有明显停顿,否则就会影响拉球质量。
3. 这一点也包含了两个方面,摩擦球上的位置和摩擦厚薄。摩擦球上的位置位于球体中上部或者中部,而且要"正",如果摩擦位置偏了则拉下旋球的上升力度也会由于角度偏斜而减弱从而造成下网。那么从动作上看,一些初学者拉球时手腕习惯"勾"着,内扣太多,这样一拉球摩擦点总是偏到侧面,难怪使很大的劲还是感觉球容易往下掉,这时候一定要把手腕外撇开,拍型适当前倾,在身体前面击球,这样才能发上力。摩擦厚薄可以通过听击球响声来判断,俗话说"响球不转,转球不响",就是这个道理。击球太厚,则会听到很脆的"啪"声,弧线不好,不容易上台,这时候要增加吃球的摩擦,也就是薄一些,就能够纠正这个问题了。
上面所说的是练习拉下旋时的注意事项,而在比赛中,如果要想上手拉起下旋球,那么首先要过了对方的控球关,也就是说,在搓球控制上的能力必须高于对手或和对手差不多,这样才能通过搓球控制迫使对方出现低质量的回球,自己才有机会上手。否则对方搓过来的下旋球都是弧线又低、又顶又快、落点又偏的高质量,你又如何能够保证自己的上手质量?所以在练习中学会拉下旋以后,应该先和控球水平低于自己的球友打练习比赛,在"菜鸟"身上找准感觉,这样才能够尽快把练习和比赛结合起来。很多人认为必须和高手过招才会有进步,和菜鸟打只会越打越差的观点是很片面的。
问:球在起跳飞行的不同时期旋转会有变化吗?为什么会说高吊弧圈球上升期旋转还没出来所以容易打,而到了高点以后旋转就出来所以不好打了?球擦网后旋转如何变化?
答:从物理角度来分析,球在飞行过程中会受到空气的阻力,接触到台面以后也会受到一个来自台面的摩擦力。球体产生旋转,是靠球拍胶皮给予的一个摩擦力所作用的结果,而空气阻力在球体飞行过程中所起到减弱球体旋转的持续效果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所以不会出现很明显的"由强变弱"这种感觉,更不会有"由弱变强"这种现象。
有些人说快攻打高吊弧圈球在上升期打容易,而到高点以后球的旋转出来就不好打了,因为在上升期击打容易上台,而在高点期后触球就会感觉压不住球的旋转,所以就有一种"直观"上的说法,认为球起跳到高点以后旋转会变得更"强"。实际上这是一种感觉上的误差,因为旋转是不会有很明显变化的,而明显变化的环节在于球体的行进动能上,也就是上升前冲力的减弱程度上,在高点以后因为借不到球体的上升力度而无法产生足够的"合力"把球的弧线压下来。
在拉下旋球的时候,最佳击球点是在弧线的顶点期至下降前期,这时候难度最低,如果是在上升期拉下旋球,由于球体上升时带有的动能冲量较多,就容易造成击球摩擦过厚,而不好控制回球弧线。 对于擦网球来说,会感到旋转变化比较明显,这里面也有一个节奏变化和球体前冲力变化的因素影响。比如下旋球擦网以后球体的旋转会因球体底部受到网带的阻力而减弱,这一点会搓球的球友应该都有体会。
而拉球时如果擦网比较重的话,最明显的一个感觉是球一下就定住不往前走了,而这时候迎上去击球往往会压不住球的旋转,一碰就飞,感觉旋转变强了好多。对于这一点,我感觉球的旋转强度应该是会有所增加的,因为上旋球球体在前冲的过程中被球网截了一下底部后,一部分前冲动能会损失掉,而有一部分前冲动能会转化为旋转动能而增强了球体旋转。但是这时候压不住球旋转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球体前冲动能的损失造成击球合力减小,按照正常速度的时候拍面倾斜到30度就可以把旋转抵消而使球上台,但是如果前冲力度没了,拍面还压到30度就借不上力,这样去碰球会下网,所以一般我们下意识都会把拍面立起来去触球,这时候就吃转。会反拉的球友应该尝试过,对于对方拉球擦网后球速变慢的半高球,如果用反带或者发力反拉的方式去击球的话,命中率反而能提高。
问:正手攻球练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过关,才可以进一步进阶练习?
答:正手攻球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可以算过关,这是很多初学者觉得模糊的一个概念。有的人认为,可以打到几十个回合就差不多了,就可以进一步学习弧圈球了,可是在这里我要告诉你,回合数量仅仅是评判技术达标的一个附加条件,而非主要条件!
刻意以回合数量的多少来判定正手攻球是否过关,对于很多人来说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我已经可以打到几十个回合了,应该过关了吧(实际上他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是"过关"),可以练弧圈球了吧?可是很奇怪,当他们兴致勃勃地开始练"弧圈"时,问题却又接二连三地出来了,感觉起起伏伏,反反复复,时常懊恼不已却又很不甘心。
要想衡量自己的攻球技术是否过关,我教你一个评测的方法:
1. 在回合练习的时候能否放松精力,也就是说不需要100%地集中注意力才不会失误(达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回合)?一般如果能够集中60%的注意力就可以多回合的话就算过了"固定节奏关"。
2. 在回合练习的时候能否想快则快,想重则重;想慢则慢,想轻则轻?快和重一般比较容易做到(尤其是只会用手扇球的),但是真正要想慢和轻就不那么容易了,"慢"和"快"的变化体现在节奏击球点的变化上,"重"和"轻"则是力度的控制,但是这里的力度要求用全身(腰腿)来掌握,而非只用手发力和减力。假如能做到快慢自如,随心所欲,可以全身协调柔和地进行攻球练习,那你就过了"变化节奏关"和"身体控制关"。
3. 在回合练习中能否去观察每一个回球的落点差距,看自己的回球会不会让对方难受(最明显的就是对方一会儿伸胳膊一会儿夹手,为了回接你落点偏差大的球),假如两个人都有这种调控意识,都会在对方回接了一个难受球后在下一球尽量去调整自己的回球节奏,尽量让对方打得舒服,那就很容易进入多回合,但若只顾自己打得痛快而不顾对方,那就会让对手很累,这样也就无法起到一个互利的练球效果。有时候总是调节不过来,那是因为回合节奏频率超出了你自身的节奏控制范围,这时候就要学会"慢"下来,把球回轻,稳定后再快。如果能够有这样的意识,并且慢慢能够发现其中的诀窍,那你就过了"微调节奏关"。
4. 在上面三点都过了以后你可以尝试一下,能否在中等慢节奏回合练习的基础上一边打球一边看书(或者让别人拿一张写着一段文字的纸在你旁边),你能否在不失误的情况下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如果做到这一点,那恭喜你,基本大致过关,可以进行中台攻球练习以及弧圈球练习了(实际上不用说,你自己已经有感觉了)。
问:如何才能练好弧圈球?
答:弧圈球技术作为当今乒坛的主流,不少球友在练球时都跃跃一试,可大多数都是要么拉不好,要么只能拉一板,一旦对方把球挡回来就没有连续,自己都乱了方寸,苦恼之余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
其实弧圈球技术作为一项高级技术,它也是从一个基本技术上衍生出来的,这个基本技术就是正手近台快攻。正手近台攻球看似很简单,但能真正体会到其本质的球友并不多,地基越深,楼层越高,这个道理表面上谁都懂,但看看球馆里打球的球友,又有几个踏踏实实地在琢磨这个"简单"的技术呢?
问:我(或者我的小孩)想学乒乓球,是打直拍好还是横拍好?
答:以前很多人都问这个问题:"是直拍厉害还是横拍厉害",其实我们说直拍和横拍打法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所在,直拍的优势在于台内球控制灵活,变化多,而横拍则打相持的稳定型比较好,护台面积比较宽。
成年人学球的话完全可以根据自己以前的喜好选择横拍或直拍;而少儿刚开始学球,一般我们都推荐大多数小孩儿学习横拍,因为相对来说,少儿学习横拍上手快,比较容易,而能练得好直拍的小孩必须有很高的天赋,直拍的难度就在于反手违背人体正常的生理结构,无论是推挡还是直拍横打都是易学难精的。
问:小孩要学乒乓球是跟大班上课好还是单独找教练一对一来教好?
答:小孩要学乒乓球,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如果没有兴趣,靠强制性让孩子学球是肯定学不好的。那么怎么能够培养孩子对乒乓球的兴趣呢?
当然,如果在一个大班环境里,学球的孩子很多,那么互相之间打球比赛就会很有意思,这样孩子的兴趣也会比较浓厚,而且还能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是大班带课,教练毕竟精力是有限的,正所谓一壶水灌不满若干杯,那么这时候教练的精力只会集中在那些悟性教高,自觉性较高的小孩身上,其余的也只能随便糊弄一下了。那么这样对于其他孩子来说,能学到的东西可谓少之又少。而且大班里的孩子之间互相练球,一般来说失误都会比较高,这样对于培养扎实基本功底是很不利的。这时候如果想要快速提高小孩的水平,就需要找教练"开小灶",进行一对一的基本功训练。
对小孩进行一对一的训练通常会比较枯燥,可能开始小孩还会有些兴趣,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小孩都会产生厌烦感,会有一定的抵制情绪,自觉性差的比如练球偷懒不认真,精力只能集中20分钟左右等,这时候就需要教练用一定的方法来克服这个问题,充分调动起小孩练球的积极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了。
我建议,如果要让小孩子学习乒乓球,刚开始先找教练一对一进行教学,待小孩练出一定的基本功,有一些比赛能力之后,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个大班,在这种氛围中增强其兴趣,并且同时再进行着一对一的训练,这样的效果肯定要比只选择大班或者单陪好得多。
问:别人常说某某人手感特别好。什么叫手感?怎么样练习能提高?
答:手感,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就是指打球时手上感觉的细腻程度。具体来说,主要指的是击球时的力度控制感觉,以及切球摩擦的厚薄及角度。不同的人天生的手感细腻程度不一样,有的人手感细,而有的人感觉粗,不过通过一定的练习方法每个人的手感都能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那么手感怎么练习呢?当然,如果多打练习比赛,通过观察别人怎么去控制,然后自己模仿尝试,这样能够提高自己的手感控制能力;但是如果没有时间经常去打球怎么办呢?有三种简单的方法可供大家平时练习。
一、对墙托球练习
距离由近到远,然后由远到近,不落地托球,反复练习,直到能够做到很随意也能控制得住(很随意指的是注意力不用像刚开始练习的时候那么使劲集中才盯得住球,有时候偶尔瞟一眼别的地方球也不会丢),像有的小孩开始这么练习的时候可以落地一点,跳起来以后再对着墙上打。
二、对球摩擦与反摩擦练习
先用合力发球的方式摩擦球的下部,使其产生强烈旋转,并且基本垂直向上弹起,待球落下来时拍面倾斜去接触旋转强的球,再使其垂直向上弹起。反复练习找摩擦与反摩擦的感觉。
三、缓冲接球练习
把球向上抛起,然后在球下落的时候用拍子通过缓冲的方法接住球,使球直接停在拍子上而不会弹起来。
以上三种方法只要经常练习,一定时间之后打球的手感必然会有提高的,当然提高速度的快慢视各人悟性的高低而各有不同。

生氣通天論:汉英白话对照《黄帝内经》素问之三(代码)

生氣通天論:汉英白话对照《黄帝内经》素问之三
2012年07月14日 黄帝内经 | 浏览 18,628 暂无评论      

<div>
<a href="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vkN3Fl6rJILX97VGFbxsehzB1ImYtBmiyhKEbnaSj12YvXVOCa581zqK1jAdVBwzjsxRtDtQcntDsMDml0-hvZEsMHsUyrsZU1a4Vqgz8PLzFnjaHvCv0_niZEOnlhQ7KYKvyVsXHu5g/s920/jingQiSheng_1.jpg"><img alt="" src="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vkN3Fl6rJILX97VGFbxsehzB1ImYtBmiyhKEbnaSj12YvXVOCa581zqK1jAdVBwzjsxRtDtQcntDsMDml0-hvZEsMHsUyrsZU1a4Vqgz8PLzFnjaHvCv0_niZEOnlhQ7KYKvyVsXHu5g/s720/jingQiSheng_1.jpg" title="春夏秋冬" class="alignright" width="312" height="105" style="margin-top:10px;"/></a><div id="para_div">
<!-- B第一段中文 --><strong>生氣通天論</strong><!-- E第一段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第一段英文 --><strong>Discussion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Nature</strong><!-- E第一段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黄帝说: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如九州之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天气相通。天气衍生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麽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因此,适应这个规律是寿命得以延续的根本。

【英译】Huangdi said, “From ancient times [it has been thought that] the root of life is closely bound up with the heavens and this root is Yin and Yang. [All those] within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as well as] the Liuhe (six directions) are interrelated with Tianqi (Heaven-Qi), [such as things in] the Jiuzhou ( nine geographical divisions) , the Jiuqiao (nine orifices in the human body), the Five Zang-Organs and the twelve Jie (joints) . [The Tianqi] evolves into the Wuxing (Five-Elements), [while the wax and wane of] Yin and Ya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respectively. Frequent violation of these [rules] may give rise to the invasion of Xieqi ( Evil-Qi)  into the body. [Abidance by] these rules is prerequisite to the prolongation of life.”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苍天之气清净,人的精神就相应地调畅平和,顺应天气的变化,就会阳气固密,虽有贼风邪气,也不能加害于人,这是适应时序阴阳变化的结果。所以圣人能够专心致志,顺应天气,而通达阴阳变化之理。如果违逆了适应天气的原则,就会内使九窍不通,外使肌肉壅塞,卫气涣散不固,这是由于人们不能适应自然变化所致,称为自伤,阳气会因此而受到削弱。

【英译】"[If] Tianqi is fresh and clear, [it enables people to] maintain a cheerful and peaceful mood. Following [the progress of the Tianqi] fortifies Yangqi. [In this case] even there is Zeixie] (Thief-Evil) around, it cannot attack the body. This is the way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of the seasons [to cultivate health]. The sages often concentrate their mind [on the adaptation to the changes of the seasons], so they can closely follow Tianqi (changes of Yin and Yang) . Violation [of these changes] will internally block the nine orifices, externally stagnate muscles and disperse Weiqi (Defensive-Qi), leading to a disorder known as self-impairment and inevitably damaging Qi. "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人身的阳气,如象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去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所以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的光明普照而显现出来,而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英译】"Yangqi [in the human body] is just like the sun in the sky. Abnormal flow of it shortens people's life without any obvious signs. Thus the normal movement of the heavens depends on the normal shining of the sun. Similarly, Yangqi [in the body] must flow upwards to protect the exterior [of the body] . "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由于寒,阳气应如门轴在门臼中运转一样活动于体内。若起居猝急,扰动阳气,则易使神气外越。因于暑,则汗多烦躁,喝喝而喘,安静时多言多语。若身体发高热,则象碳火烧灼一样,一经出汗,热邪就能散去。因于湿,头部象有物蒙裹一样沉重。若湿热相兼而不得排除,则伤害大小诸筋,而出现短缩或弛纵,短缩的造成拘挛,弛纵的造成痿弱。由于风,可致浮肿。以上四种邪气维系缠绵不离,相互更代伤人,就会使阳气倾竭。

【英译】"In cold weather, [Yangqi] flows in the body just like a door-hinge rotating in the door-mortar. Any rash action in daily life will disperse Shenqi (Spirit-Qi) . Attacked by summer-heat [people will suffer from] sweating, dysphoria and asthmatic breath. [When] calming down, [they] talk incessantly. [If they] run a fever, their body may feel as hot as a piece of burning coal. [However] the fever disappears after sweating. Attacked by Dampness (or Wetness), [people will feel that their] heads are [as heavy as] being bound. If Damp-Heal is not removed in time, they will make the large sinew contracted and the small sinew relaxed, causing the contracted spasmodic and the relaxed flaccid. Attacked by Qi, [people will suffer from] edema (or dropsy). Alternative [edema and pain of] the four limbs [indicate that] Yangqi is on the verge of collapse. "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在人体烦劳过度时,阳气就会亢盛而外张,是阴精逐渐耗竭。如此多次重复,阳愈盛而阴愈亏,到夏季暑热之时,便易使人发生煎厥病,发作的时候眼睛昏蒙看不见东西,耳朵闭塞听不到声音,混乱之时就象都城崩毁,急流奔泻一样不可收拾。

【英译】"Overstrain will make Yangqi hyperactive and exhaust Jing (Essence) . Repeated overstrain in summer will make people suffer from Jianjue marked by blurred vision and loss of hearing. [This disease occurs suddenly] like the overflow of a river that is impossible to be brought under control. "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疿。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勞汗當風,寒薄為皻,鬱乃痤。<!--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人的阳气,在大怒时就会上逆,血随气生而淤积于上,与身体其他部位阻隔不通,使人发生薄厥。若伤及诸筋,使筋弛纵不收,而不能随意运动。经常半身出汗,可以演变为半身不遂。出汗的时候,遇到湿邪阻遏就容易发生小的疮疖和痱子。经常吃肥肉精米厚味,足以导致发生疔疮,患病很容易,就象以空的容器接收东西一样。在劳动出汗时遇到风寒之邪,迫聚于皮腠形成粉刺,郁积化热而成疮疖。

【英译】"Rage disturbs Yangqi and drives Qi and blood to stagnat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 eventually resulting in Bojue {means syncope caused by disorder of Qi and blood due to rage}. If the sinew is impaired, it will become flaccid and cannot move voluntarily. [Frequent] sweating over half of the body will eventually develop into paralysis. [If] sweating is complicated by invasion of Dampness, it will cause small furuncle and prickly heat. Besides, rich and greasy food tends to cause big furuncles and other diseases. Such a liability to diseases is just like to hold an empty container to receive things. Sweating complicated by attack of cold and wind during working makes cold accumulate in the skin to cause prickly heat, and the stagnation of which leads to acne.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陷脈為瘻,留連肉腠。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人的阳气,既能养神而使精神慧爽,又能养筋而使诸筋柔韧。汗孔的开闭调节失常,寒气就会随之侵入,损伤阳气,以致筋失所养,造成身体俯曲不伸。寒气深陷脉中,留连肉腠之间,气血不通而郁积,久而成为疮瘘。从腧穴侵入的寒气内传而迫及五脏,损伤神志,就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症象。由于寒气的稽留,营气不能顺利地运行,阻逆于肌肉之间,就会发生痈肿。汗出未止的时候,形体与阳气都受到一定的消弱,若风寒内侵,俞穴闭阻,就会发生风疟。

【英译】"Nourished by Yangqi, Shen (Spirit) becomes refreshed; tonified by Yangqi the sinew appears soft''''. [When sweat pores] open and close abnormally, Hanqi (Cold-Qi) [will invade the body] through the sweat pores, making the body unable to straighten up. [If Hanqi] deepens into the Channels, [it will] cause fistulas that linger in the Roucou (muscular interstices). [If Hanqi] gets into the body through Shu (Acupoints), [it will make the patient] susceptible to fright and fear. [If] Yingqi (Nutrient-Qi) fails to flow normally and stagnates in the Roucou, it will result in carbuncle and ulcer. When sweating is not over, both the body and Qi will be weakened. [If] Acupoints are closed, Fengnue (Wind-Malaria Syndrome) will be caused. "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起始原因,而只要人体保持精神的安定和劳逸适度等养生的原则,那麽,肌肉腠理就会密闭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虽有大风苛毒的侵染,也不能伤害,这正是循着时序的变化规律保养生气的结果。

【英译】"Wind is the factor responsible for various diseases. [However, if people maintain] a peaceful mood, Roucou will close up to prevent [pathogenic factors from invading the body]. In this case even violent-wind and virulent-toxin cannot impair the body. This is [the result of] following the changes of the seasons. "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故病久則傳化,上下不并,良醫弗為。故陽畜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寫,不亟正治,粗乃敗之。<!--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病久不愈,邪留体内,则会内传并进一步演变,到了上下不通、阴阳阻隔的时候,虽有良医,也无能为力了。所以阳气蓄积,郁阻不通时,也会致死。对于这种阳气蓄积,阻隔不通者,应采用通泻的方法治疗,如不迅速正确施治,而被粗疏的医生所误,就会导致死亡。

【英译】"Prolonged disease is liable to transmission and change. [If]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cannot communicate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dy], even excellent doctors are helpless. Therefore [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Yangqi leads to severe disease or even death. [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Yangqi stagnates [Qi] and should be dispersed by Xie (purgation therapy). Delayed treatment or incorrect treatment may make the condition fatal. "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人身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并趋向于外,中午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阶段,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逐渐虚少,汗孔也开始闭合。所以到了晚上,阳气收敛拒守于内,这时不要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雾露。如果违反了一天之内这三个时间的阳气活动规律,形体被邪气侵扰则困乏而衰薄。

【英译】"Yangqi [in the human body] protects the external [of the body] in the daytime. In the morning, it becomes active; in the noon, it reaches its peak; in the afternoon. it begins to decline and the sweat pores close up accordingly. When it becomes dark, [Yangqi] stops moving and stays inside the body. Thus the bones and sinews should not be disturbed and [ care should be taken] to avoid being exposed to dew. Violation of [the movement of Yangqi] at these three stages [i. e. morning. noon and afternoon] will eventually weaken the body. "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歧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歧伯说:阴藏精于内而不断地扶持阳气;阳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如果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就使血脉流动急促,若再受热邪,阳气更盛就会发为狂症。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就会使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无所片胜,从而达到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顺。这样,则会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目聪明,气机正常运行。

【英译】Qibo said. "Yin keeps the Jing (Essence) inside and supplements [Yangqi], while Yang protects the exterior to keep it firm. [If] Yin fails to dominate over Yang, [blood in] the Channels will flow rapidly, leading to mania [if the condition is severe]. If Yang fails to dominate over Yin, Qi from the Five Zang-Organs will be in disorder, blocking the nine orifices. So the sages [are always trying to] balance Yin and Yang to ensure normal coordination between musculatures and Channels, strengthen bones and marrow as well as smooth the flow of Qi and blood. In such away. the internal and the external will be harmonized, the Xie (Evil) cannot impair [the body], the ears and the eyes will hear and see well and Qi will flow normally as usual.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因而大飲,則氣逆。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风邪侵犯人体,伤及阳气,并逐步侵入内脏,阴精也就日渐消亡,这是由于邪气伤肝所致。若饮食过饱,阻碍升降之机,会发生筋脉弛纵、肠澼及疥疮等病症。若饮酒过量,会造成气机上逆。若过度用力,会损伤肾气,腰部脊骨也会受到损伤。

【英译】"When wind attacks the body. [it gradually] damages Qi and exhausts Jing (Essence). [This is because of] the impairment of the liver by Xie ( Evil).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overeating will make sinews and Channels flaccid, [consequently leading to] Changpi (dysentery) and haemorrhoids; overdrinking will drive Qi flow adversely; over-exertion will damage Shenqi ( Kidney-Qi) and Gaogu (spine on the lumbar region). "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大凡阴阳的关键,以阳气的致密最为重要。阳气致密,阴气就能固守于内。阴阳二者不协调,就象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阴阳的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最高标准。所以阳气亢盛,不能固密,阴气就会竭绝。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人的精神才会正常。如果阴阳分离决绝,人的精气就会随之而竭绝。

【英译】"The key factor of Yin and Yang is that only when Yang is compact can it strengthen [Yin-Essence ]. The im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is just like [a year that] only has spring but no autumn or only has winter but no summer. Thus balancing [Yin and Yang] is the Shengdu ( the supreme standard ) [for cultivating health] . If Yang is too powerful to be compact, Yinqi will be exhausted. Only when Yin is at peace and Yang is compact can Jingshen (Essence-Spirit) be normal. If Yin and Yang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Jingqi (Essence-Qi) will be completely exhausted.”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欬,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四時之氣,更傷五藏。<!--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由于雾露风寒之邪的侵犯,就会发生寒热。春天伤于风邪,留而不去,会发生急骤的泄泻。夏天伤于暑邪,到秋天会发生疟疾病。秋天伤于湿邪,邪气上逆,会发生咳嗽,并且可能发展为痿厥病。冬天伤于寒气,到来年的春天,就要发生温病。四时的邪气,交替伤害人的五脏。

【英译】"Attack by dew and wind will cause cold and fever. Attack by wind in spring will lead to Dongxie (acute diarrhea) if Xieqi (Evil-Qi) lingers [in the body]. Attack by summer-heat in summer will cause Jienue (malaria) in autumn. Attack by Shi (Dampness) in autumn will cause cough [if it] moves upwards, [eventually] changing into Weijue (weakness of the limbs) . Attack by cold in winter will cause Wenbing (warm disease or seasonal febrile disease) in spring. Qi ( Evil-Qi ) in the four seasons alternatively impairs the Five Zang-Organs.”
<!-- E英文 --></div>
</div>

<div id="para_div" style="margin:10px 5px 0 0;">
<!-- B中文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湊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E中文 --><button class="btn_show_mor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utton><div class="more_info">
<!-- B英文 -->【今译】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储藏阴精的五脏,也会因五味而受伤,过食酸味,会使肝气淫溢而亢盛,从而导致脾气的衰竭;过食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食甜味,会使心气满闷,气逆作喘,颜面发黑,肾气失于平衡;过食苦味,会使脾气过燥而不濡润,从而使胃气滞;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会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这样,骨气就精强有力。所以重视养生之道,并且依照正确的方法加以实行,就会长期保有天赋的生命力。

【英译】"Yin is transformed from the Wuwei (Five-F1avors). The Wugong (Five Zang-Organs) [that store] Yin but also can be damaged by the Wuwei (Five-Flavors) . Excessive taking of sour [flavor] makes Ganqi (Liver-Qi) hyperactive and Piqi (Spleen-Qi) exhausted; excessive taking of salty [flavor] impairs the skeleton, makes muscles atrophic and inhibits Xinqi (Heart-Qi); excessive taking of sweet [flavor] makes Xinqi (Heart-Qi) stuffy, the complexion blackish and Shenqi (Kidney-Qi) imbalanced; excessive taking of bitter [flavor] makes Piqi (Spleen-Qi) stagnant and Weiqi (Stomach-Qi) thick; excessive taking of pungent [flavor] makes the sinews and Channels flaccid and Jingshen (Essence-Spirit) weary. So only when the Five-Flavors are well balanced can the bones be straightened, the sinews be softened, Qi and blood flow smoothly, Couli (muscular interstices) be intensified and Guqi (Bone-Qi) be strengthened. Close abidance by such a way [of cultivating health] [will enable one to enjoy] a full natural span of life.”
<!-- E英文 --></div>
</div>

</div>
<div class="clear"></div>
<!-- BOF: Tabs ---------------------------- -->
<div style="margin-top:36px;">
<div id="tabs_post">
    <div class="box_top_post">
<i class="rt"></i>
    </div>
<ul class="htotabs_post">
                <li class="widget1_post"><a href="#tab-widget1_post">注释</a></li>
<li class="widget2_post"><a href="#tab-widget2_post">今译</a></li>
<li class="widget3_post"><a href="#tab-widget3_post">视频</a></li>
                <li class="widget3_post"><a href="#tab-widget4_post">原文</a></li>
                <li class="widget2_post"><a href="#tab-widget5_post">简体原文</a></li>
                <li class="widget2_post"><a href="#tab-widget6_post">链接</a></li>
<div class="clear"></div>
</ul>
<div class="tab-inside_post">
<ul id="tab-widget1_post">
<div class="tab_latest_post">
中文名称:黄帝内经
英文名称:Huangdi Neijing; Inner Canon of Huangdi; Inner Canon of Yellow Emperor
定义: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div>
</ul>
<!-- 第二个标签窗内容 ------------------------------------------------------注释 -->
<ul id="tab-widget2_post">
<div class="tab_latest_post">
黄帝说: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如九州之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天气相通。天气衍生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麽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因此,适应这个规律是寿命得以延续的根本。

苍天之气清净,人的精神就相应地调畅平和,顺应天气的变化,就会阳气固密,虽有贼风邪气,也不能加害于人,这是适应时序阴阳变化的结果。所以圣人能够专心致志,顺应天气,而通达阴阳变化之理。如果违逆了适应天气的原则,就会内使九窍不通,外使肌肉壅塞,卫气涣散不固,这是由于人们不能适应自然变化所致,称为自伤,阳气会因此而受到削弱。

人身的阳气,如象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去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所以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的光明普照而显现出来,而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由于寒,阳气应如门轴在门臼中运转一样活动于体内。若起居猝急,扰动阳气,则易使神气外越。因于暑,则汗多烦躁,喝喝而喘,安静时多言多语。若身体发高热,则象碳火烧灼一样,一经出汗,热邪就能散去。因于湿,头部象有物蒙裹一样沉重。若湿热相兼而不得排除,则伤害大小诸筋,而出现短缩或弛纵,短缩的造成拘挛,弛纵的造成痿弱。由于风,可致浮肿。以上四种邪气维系缠绵不离,相互更代伤人,就会使阳气倾竭。

在人体烦劳过度时,阳气就会亢盛而外张,是阴精逐渐耗竭。如此多次重复,阳愈盛而阴愈亏,到夏季暑热之时,便易使人发生煎厥病,发作的时候眼睛昏蒙看不见东西,耳朵闭塞听不到声音,混乱之时就象都城崩毁,急流奔泻一样不可收拾。

人的阳气,在大怒时就会上逆,血随气生而淤积于上,与身体其他部位阻隔不通,使人发生薄厥。若伤及诸筋,使筋弛纵不收,而不能随意运动。经常半身出汗,可以演变为半身不遂。出汗的时候,遇到湿邪阻遏就容易发生小的疮疖和痱子。经常吃肥肉精米厚味,足以导致发生疔疮,患病很容易,就象以空的容器接收东西一样。在劳动出汗时遇到风寒之邪,迫聚于皮腠形成粉刺,郁积化热而成疮疖。

人的阳气,既能养神而使精神慧爽,又能养筋而使诸筋柔韧。汗孔的开闭调节失常,寒气就会随之侵入,损伤阳气,以致筋失所养,造成身体俯曲不伸。寒气深陷脉中,留连肉腠之间,气血不通而郁积,久而成为疮瘘。从腧穴侵入的寒气内传而迫及五脏,损伤神志,就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症象。由于寒气的稽留,营气不能顺利地运行,阻逆于肌肉之间,就会发生痈肿。汗出未止的时候,形体与阳气都受到一定的消弱,若风寒内侵,俞穴闭阻,就会发生风疟。

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起始原因,而只要人体保持精神的安定和劳逸适度等养生的原则,那麽,肌肉腠理就会密闭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虽有大风苛毒的侵染,也不能伤害,这正是循着时序的变化规律保养生气的结果。

病久不愈,邪留体内,则会内传并进一步演变,到了上下不通、阴阳阻隔的时候,虽有良医,也无能为力了。所以阳气蓄积,郁阻不通时,也会致死。对于这种阳气蓄积,阻隔不通者,应采用通泻的方法治疗,如不迅速正确施治,而被粗疏的医生所误,就会导致死亡。

人身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并趋向于外,中午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阶段,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逐渐虚少,汗孔也开始闭合。所以到了晚上,阳气收敛拒守于内,这时不要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雾露。如果违反了一天之内这三个时间的阳气活动规律,形体被邪气侵扰则困乏而衰薄。

歧伯说:阴藏精于内而不断地扶持阳气;阳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如果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就使血脉流动迫促,若再受热邪,阳气更盛就会发为狂症。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就会使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无所片胜,从而达到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顺。这样,则会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目聪明,气机正常运行。

风邪侵犯人体,伤及阳气,并逐步侵入内脏,阴精也就日渐消亡,这是由于邪气伤肝所致。若饮食过饱,阻碍升降之机,会发生筋脉弛纵、肠澼及疥疮等病症。若饮酒过量,会造成气机上逆。若过度用力,会损伤肾气,腰部脊骨也会受到损伤。

大凡阴阳的关键,以阳气的致密最为重要。阳气致密,阴气就能固守于内。阴阳二者不协调,就象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阴阳的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最高标准。所以阳气亢盛,不能固密,阴气就会竭绝。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人的精神才会正常。如果阴阳分离决绝,人的精气就会随之而竭绝。

由于雾露风寒之邪的侵犯,就会发生寒热。春天伤于风邪,留而不去,会发生急骤的泄泻。夏天伤于暑邪,到秋天会发生疟疾病。秋天伤于湿邪,邪气上逆,会发生咳嗽,并且可能发展为痿厥病。冬天伤于寒气,到来年的春天,就要发生温病。四时的邪气,交替伤害人的五脏。

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储藏阴精的五脏,也会因五味而受伤,过食酸味,会使肝气淫溢而亢盛,从而导致脾气的衰竭;过食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食甜味,会使心气满闷,气逆作喘,颜面发黑,肾气失于平衡;过食苦味,会使脾气过燥而不濡润,从而使胃气滞;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会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这样,骨气就精强有力。所以重视养生之道,并且依照正确的方法加以实行,就会长期保有天赋的生命力。
</div>
  </ul>
<!-- 第三个标签窗内容 -------------------------------------------------------视频 -->
  <ul id="tab-widget3_post">
<div class="categories_c">
曲黎敏讲《黄帝内经》智慧养生 第一部(全集 8:29:49)
<object width="640" height="480"><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s://www.youtube.com/v/E5xyyiQqOFM?version=3&amp;hl=en_US"></param><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param><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param><embed src="https://www.youtube.com/v/E5xyyiQqOFM?version=3&amp;hl=en_US"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640" height="480"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embed></object>
曲黎敏讲《黄帝内经》智慧养生 第二部 (1:25:35)
<object width="640" height="480"><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s://www.youtube.com/v/qJtDRi8QRTw?version=3&amp;hl=en_US"></param><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param><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param><embed src="https://www.youtube.com/v/qJtDRi8QRTw?version=3&amp;hl=en_US"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640" height="480"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embed></object>
</div>
</ul>
                <!-- 第四个标签窗内容 ----------------------------------------------------------英文1 -->
  <ul id="tab-widget4_post">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
  天地之間,六合之内,其氣九州、九竅、五髒十二節,皆通乎天氣。
  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
  蒼天之氣,清靜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内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解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
  因于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馳長。緛短爲拘,馳長爲痿。
  因于氣,爲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
  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有傷于筋,縱,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汗出見濕,乃生痤疿。
  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
  勞汗當風,寒薄爲皶,郁乃痤。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開阖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偻。
  陷脈爲瘘,留連肉腠。
  俞氣化薄,傳爲善畏,及爲驚駭。
  營氣不從,逆于肉理,乃生癰腫。
  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爲風瘧。
  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
  故病久則傳化,上下不并,良醫弗爲。
  故陽畜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瀉,不亟正治,粗乃敗之。
  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岐伯曰:陰者藏精而起極也,陽者衛外而爲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髒氣争,九竅不通。
  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内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
  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爲痔。
  因而大飲,則氣逆。
  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因于露風,乃生寒熱。
  是以春傷于風,邪氣留連,乃爲洞洩。
  夏傷于暑,秋爲痎瘧。
  秋傷于濕,上逆而咳,發爲痿厥。
  冬傷于寒,春必溫病。
  四時之氣,更傷五髒。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是故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味過于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 EOF Tab 4 -->
</ul>
                <!-- 第五个标签窗内容 ----------------------------------------------------------英文2 -->
  <ul id="tab-widget5_post">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陷脉为瘘,留连肉腠。
  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因而大饮,则气逆。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 EOF Tab 5 -->
</ul>
                <!-- 第六个标签窗内容 ----------------------------------------------------------链接 -->
  <ul id="tab-widget6_post">
《<a href="http://ctext.org/huangdi-neijing/shang-gu-tian-zhen-lun" target="_blank">上古天真論</a>》诸子百家: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a href="http://www.verycd.com/topics/2920972/" target="_blank">大中华文库</a>》 LIBRARY OF CHINESE CLASSICS, 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 Plain Conversation
《<a href="http://v.book.ifeng.com/read/book/book_info/2369.htm" target="_blank">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上古天真论</a>》凤凰网读书
<del datetime="2012-12-08T01:50:23+00:00">《<a href="http://www.uus8.com/BOOK/html/type3/133/01/index.html" target="_blank">黄帝内经素问</a>》悠悠书吧</del>
《<a href="http://book.ifeng.com/lianzai/detail_2009_03/17/291236_1.shtml" target="_blank">黄帝内经使用手册</a>》凤凰网读书
<del datetime="2012-12-08T01:50:23+00:00">《<a href="http://www.uudu8.com/a/9/001/index.html" target="_blank">黄帝内经使用手册</a>》悠悠书吧</del>
<!-- EOF Tab 6 -->
</ul>
</div>
</div>
<div class="box_bottom_post">
<i class="lb"></i>
<i class="rb"></i>
</div>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jQuery( '.htotabs_post').each(function(){
jQuery(this).children( 'li').children( 'a:first').addClass( 'selected' ); // Add .selected class to first tab on load
});
jQuery( '.tab-inside_post > *').hide();
jQuery( '.tab-inside_post > *:first-child').show();
jQuery( '.htotabs_post li a').click(function(evt){ // Init Click funtion on Tabs
var clicked_tab_ref = jQuery(this).attr( 'href' ); // Strore Href value
jQuery(this).parent().parent().children( 'li').children( 'a').removeClass( 'selected' ); //Remove selected from all tabs
jQuery(this).addClass( 'selected' );
jQuery(this).parent().parent().parent().children( '.tab-inside_post').children( '*').hide();
jQuery( '.tab-inside_post ' + clicked_tab_ref).fadeIn(500);
evt.preventDefault();
})
});
jQuery(function($){                                //copied from search.php, and modified, HL 20120108
$('span#click2cn').css({cursor:"pointer"});
$('#reference span#cn').hide();
$('#reference span#click2cn').click(function(){    //点击下划线上面的空白处,显示/隐藏答案, HL 20120331
   //var $word_left = ((16*6)-($(this).next().text().length)*7)/2;
   var $word_left = ((16*6)-$(this).next().width())/2; //put word in the center of the underline, 16 _ used, HL 20120331
   //$(this).next().slideToggle('fast');           //sliding down, this will broken the line, HL 20120330
   $(this).next().animate({width: 'toggle'});      //see: http://goo.gl/KSHw for detail HL 20120331
   $(this).next().css({position:"absolute","left":$word_left,"bottom":"0px","white-space":"nowrap",cursor:"pointer"});
   return false;});
});
$('#reference span#cn').click(function(){         //点击下划线上面已经显示出的答案,让答案再次隐藏,HL 20120331
   $(this).animate({width: 'toggle'});
});
jQuery(function($){                              // use arrow button to show or hide next div, HL 20120409                           
  $('#para_div button').click(function() {
     if($(this).next().is(":visible")) {           
      //$(this).html('显示英文');
      $(this).css({"background":"url(http://hykloud.com/wp-content/themes/HotNewspro/images/btn_arrow_down.png) no-repeat"});
     }
     else  {
      //$(this).html('关闭英文'); 
      $(this).css({"background":"url(http://hykloud.com/wp-content/themes/HotNewspro/images/btn_arrow_up.png) no-repeat"});
     } 
    $(this).next().slideToggle('fast');
  });
});
</script>